
15年前,他辞去私立学校校长的职务开始自主创业。15年间,为了攻克产品技术难关,他散尽家财,却从未动摇心中的目标。今年,他54岁,创办的企业顺利入选湖南省2023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之路迎来曙光。
“2008年冰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老百姓都用不起地暖。当时我就想研发一款老百姓都用得起的地暖,这就是我创业的初心。”5月中旬,记者见到了常德万辉宏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辉宏升”)的创始人王辉波。“公司业务主要三大板块:居住区域健康环境的改造、农业的模拟气候场景应用、工业的烘烤技术应用。总的来说,就是从事与热能相关的研究与应用。”
万辉宏升位于常德高新区。采访当天,气温直逼30摄氏度,王辉波热情地邀请记者感受一下展示大厅内正在工作的地暖装置。脱鞋站上去,暖流从脚底涌向全身,却不觉得躁热。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不同于一般地暖埋在地板下面,万辉宏升的地暖位于地面之上,上面还摆放着茶台、桌椅。看上去有点类似于摆在客厅的大地毯。想象着若是冬天,脚踏着暖暖的地暖,手捧着热腾腾的茶杯,该是多么惬意。”我们的地暖不用整屋通铺,可移动、可收纳;置于地面之上,便于维护保养。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购买成本和后期使用成本。“王辉波说。
王辉波是桃源县人。2008年,他在广东一所私立学校任校长。“那一年南方冰灾。我切实感受到了低温天气对老百姓生活以及农业、工业生产的影响。我觉得如果能有产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有商机,对社会也很有意义。”于是,王辉波辞职,并拿出多年的积蓄聘请了技术人员开始产品研发,全身心投入新事业。
2012年,企业的产品初具雏形,但仍不成熟。”跳闸,温度跟不上,隔热材料出问题……问题不断出现,科研专家都‘熬’跑了,最后只剩我一个人。”谈到这段经历,王辉波低头苦笑。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却不愿放弃。没有专家愿意再接手,他决定自己上。学文科出身的他对产品的专业知识一窍不通,他就买来热力材料学、无线通信工程、空气流通学等书本开始自学。“两年时间,我‘啃’完了相关书籍,把自己从一个热力学符号都不认识的‘小白’逼成了‘土专家’。这中间,经历过的失败与挫折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讲明白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王辉波公司的产品已趋近成熟,而他的积蓄也被漫长的研发过程耗光。他东拼西凑,借钱在桃源县一家建材市场内开了门店,尝试着将产品推向市场。新产品要让用户认可非常困难,大家一是担心安全问题,二是怕耗电。为了打开市场,他免费入户安装地暖,每个月还给用户补贴200元电费。“当时初装了300户,用户们反响都很好,第二年都没再要我支付电费。”
“上午跑业务,下午搞安装,晚上搞生产,全是我一个人。”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王辉波身兼数职连轴转,一方面还账,一方面推广产品, 公司渐渐走上正轨。2021年12月30日,在了解到孵化器的相关优惠政策后,王辉波决定把万辉宏升落户常德高新区。“去年冬天,我们在没有任何商业营销推广的情况下,就靠用户间的口口相传,实现了300多万元的销售额。”
“今年,企业喜讯连连,顺利入选湖南省2023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到这里,王辉波满脸喜悦。
近两年,企业产品日趋成熟,并获得了发明专利。产品应用多点开花,不但进入老旧社区改造项目,还应用到雪茄晾晒房、恒温房等领域,省外的订单也接踵而至。王辉波开心地告诉记者,公司现有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订单量,今年,企业在常德高新区标准化厂房内的生产线即将投产。“新厂的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相较于之前的半手工半机械化操作,产能将大大提升。今年争取地暖和多功能供暖床垫两大产品的销售额上4000万。”
责编:陈蒙
来源:常德日报
何朝辉主持召开鼎城区安全守底工作调度会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下载APP
分享到